博州怎么写好看:
博州历史词典解释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聊城(今山东聊城市东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茌平、聊城等市、县地。天宝初改为博平郡,乾元初复为博州。五代晋移州治于今聊城市东南,北宋移治今聊城市。属河北东路。金属山东西路,蒙古初属东平路。至元四年(1267)升为路,十三年改为东昌路。地平土沃,产丝绵和绢。隋末唐初,先后为窦建德、刘黑闼起义根据地。
词语分解:
- 博的字典解释 博 bó 多,广,大:广博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知识推荐:梁兴
?—1148 宋人。太行山忠义社首领。北宋末,与赵云、李进等在太原府、绛州等地组织忠义人兵,与金军作战数百次,杀敌头目三百余人。绍兴五年1135,于太行山击杀金悍将耶律马五和耿光禄。当年冬,率部过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