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讨源怎么写好看:
沿流讨源书法图片
沿流讨源历史词典解释
参见[沿波讨源]。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性灵者,即性情也。沿流讨源,要归于正,诗之本教也。”
见“沿波讨源”。严复《原强》:“其勉人治群学者,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执因责果之事,惟群事为最难,非不素讲者之所得与。”
词语分解:
- 沿流的解释 1.谓顺流而下。南史·何尚之传:“能见杀者君也,能拒詔者僕也。君不能见杀,政有沿流之计耳。”2.沿袭流传。 明 李贽 东土达磨:“絶言忘句,玄酒太羹,子孙千亿,沿流不絶,为法忘躯,可谓知所重矣。”
- 讨源的解释 亦作“ 讨原 ”。探本溯源。 晋 陆机 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宋 吕陶 说学送句辅元赴普慈诗:“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清 沉德潜 汪大绅<五子说>序:“既已讨原 老 庄 以下诸子,而诸子中於 荀况 、 扬雄 、 王通 、 陈亮 、 王守仁 五子尤见之亲切,尝作论以推阐之。”
历史典故推荐:面如田字
南史.李安人传载:南齐 李安人,兰陵 承人,为将军战功卓著,一次,在庆功宴会后玩摴蒱戏,“五掷皆卢。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后因以“面如田字”为富贵之相的典故。宋 吕本中柳州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