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时绝俗怎么写好看:
违时绝俗书法图片
违时绝俗历史词典解释
谓违背时俗,与众不同。《后汉书.独行传》:“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亦作“违世异俗”。《宣和书谱.行书六.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
并列 违背时俗,与众不同。《后汉书·独行列传》:“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多用于描写与众不同。↔入乡随俗。也作“违世异俗”、“违世乖俗”。
词语分解:
- 违时的解释 1.谓违背当时的形势或时代的趋势。国语·鲁语上:“动不违时,财不过用。”管子·霸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俭约违时,悬车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宋 胡錡 代良耜谢表:“臣敢不戒其趋末,毋或违时。”2.不合时令。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顺序;雨暘寒燠,罔或违时。” 明 刘基 御柳诗之一:“御柳青青阴緑池,迎春擢秀不违时。”3.贻误时机。
- 俗的解释 俗 s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
历史典故推荐:春诵夏弦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本谓按季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学习咏诵。南朝 梁 陆倕为豫章王庆太子出宫表:“冬书秋记,夙表睿资;春诵夏弦,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