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留守司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辽会同元年(938),改南京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始置。属南面官署,统领东京政事及部分军政。北宋建隆元年(960),因亲征泽、潞置,以枢密使任留守。其后,皇帝出巡或亲征皆置,以亲王或大臣掌留守司事。金天德二年(1150)后,亦置于东京辽阳府。
词语分解:
- 东京的解释 日本首都。在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北岸,人口1192.7万1989
- 守司的解释 1.职责,职守。荀子·君道:“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梁启雄 释:“守司,犹职责也。”2.监守。韩非子·三守:“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鬼谷子·捭阖:“﹝圣人﹞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陶弘景 注:“司,主守也。”
历史知识推荐:理塘宣抚司
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打箭炉厅,治今四川理塘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设粮务委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土归流,置顺化县。宣统三年1911,改为里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