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緌蟹匡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蚕绩蟹匡”。比喻名不副实,事物间互相矛盾。清 赵翼《五人墓》诗:“媚奄翻奉击奄人,蝉緌蟹匡理难悟。”
见“蟹匡蝉緌”。
词语分解:
- 蝉緌的解释 蝉冠冠缨的下垂部分。古代言官的冠饰。 唐 李绅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诗:“印封龟纽知颁爵,冠饰蝉緌更珥貂。”
- 蟹匡的解释 亦作“ 蟹筐 ”。亦作“蠏匡”。蟹的背壳。亦泛指螃蟹。语本礼记·檀弓下:“蚕则绩而蟹有匡。” 孔颖达 疏:“蟹有匡者,蟹背壳似匡,因谓蟹背作匡。” 唐 钱珝 江行无题诗之五一:“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宋 傅肱 蟹谱上篇:“小者谓之蟚蚎,中者谓之蟹匡,长而鋭者谓之蠞。甚大者谓之蝤蛑。”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又得 隋 六马镜,径六寸六分,鼻钮,周作细乳,中有神像二坐,蠏匡上八足森然
历史典故推荐:钟鸣鼎重
谓官高位重。明 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亦作“钟鸣鼎列”。清 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 并列借指官高位重。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