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盖通宪图说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南极北极旧规说、子午规说、地平规说,不入卷数。次分上下二卷,共图说十九篇。上卷记述星盘面上各种坐标网的绘制法,包括赤道、黄道、地平三种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的投影。下卷介绍了星盘上标画恒星的方法和星盘的用法。书中使用欧洲的度量制度,首次介绍了黄道坐标系、晨昏蒙影、星等概念。
词语分解:
- 浑盖的解释 浑天说与益天说的并称。 北周 庾信 进<象经赋>表:“日之远近,本非童子所问;天之浑盖,岂是书生所谈?”南史·儒林传·崔灵恩:“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 唐 杨炯 浑天赋:“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
- 图说的解释 著作中以图画为主稍加文字说明,多在书中出现
历史知识推荐:云汉
诗·大雅篇名。诗序认为是周宣王大夫仍叔作。时遇大旱,民丧国危,作此诗祭神祈救。诗中抱怨说:“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 耗下土,宁丁我躬。”反映西周晚期对上帝及神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