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表不死怎么写好看:
遗表不死历史词典解释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死于军,明年五十四。……”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表明自己对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人虽死去,但他的《出师表》没有随他死去,而永远传于人间。后常用以喻英名永垂之典。
宋.王奕《送谢叠山先生北行》:“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
词语分解:
- 遗表的解释 谓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南朝 梁 沉约 临终遗表:“臣抱疾弥留,迄今即化,形神欲离,月已十数。”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 齐 终之前一日自修遗表,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闕。” 明 冯梦龙 邯郸梦·痴生出梦:“待我写下遗表,谢了朝廷,死亦瞑目矣。”
- 死的解释 死 sǐ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死亡
历史典故推荐:分竹使
同“分虎竹”。宋 苏轼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诗:“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