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记怎么写好看:
条记历史词典解释
清朝印信之一种。使用者多属低级机构或官员。如管理御园、礼部铸印局大使、各州县儒学、各省守备、各省驻防旗营佐领、盛京户部六品管庄、库大使、县丞、主簿、吏目、盐课所、批验所等用之。铜质直纽,尺寸、文体有所不同。
官印的一种,长方形,铜质直钮,清朝县丞、主簿等官用。
词语分解:
- 条记的解释 1.逐条记载。通典·乐二:“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恐诸曲名后致亡失,今輒条记存之於乐府。”2. 明 清 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 清 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 条的字典解释 条 (條) tiáo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
- 记的字典解释 记 (記) jì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
历史官职推荐:学究科
贡举科目名。唐朝始设,为诸科之一。北宋因之。太祖开宝七年974,令毛诗、尚书、周易三经学究并为一科。太宗雍熙二年985,复分为三科。真宗景德二年1005定制,尚书、周易学究,考本经时,每十道义,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