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茅岭怎么写好看:
分茅岭书法图片
分茅岭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钦州:分茅岭“明宣德二年没于交阯,嘉靖二十一年莫登庸降,仍归版籍”。
词语分解:
- 分茅岭的解释 即 十万大山 。在 广东省 东兴各族自治县 西。山顶产茅草,草头南北异向,故名。相传是 汉 马援 立铜柱处,或谓 唐 马总 所立。参阅广东通志·山川。
- 分茅的解释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谓之“分茅”。晋书·八王传赞:“有 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唐 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诗:“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寄家书:“哲人萎弃真堪悼,你勋庸未克遂分茅。”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集蓼早忧家国难,分茅空负祖宗恩。”
- 岭的字典解释 岭 (嶺) lǐng 山,山脉:山岭
历史地名推荐:丹寨苗族自治县
旧县名。1952年以丹寨县改置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丹寨苗族自治县。治今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1956年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后,仍复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