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税户制怎么写好看:
二税户制历史词典解释
辽代对投下人户实行双重剥削的制度。辽圣宗时,国内封建化程度加深,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封建赋税制扩展到投下州县。政府规定,投下之赋皆分为二:工商税中酒税上交朝廷,其余市井之赋尽归投下主;被编为投下奴婢的汉族、渤海及奚族农业人户,既要“输租于官”,又须“纳课给其主”。这些承受政府与投下主双重剥削的投下工商户与农业人户遂变为获得部分自由的人户,被称为“二税户”。至金代,经两次放免,二税户一度基本消失。而元代投下户除按规定承担国家赋役外,还需向投下主缴纳“五户丝”,亦属二税户性质之人户。
词语分解:
- 二税的解释 夏秋两季完纳的赋税。征二税始于 唐 ,后世因之。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毕输……造夏税籍以正月一日,秋税籍以四月一日,并限四十五日毕。”明史·食货志二:“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万石,今少九万;米二千四百七十餘万,今少二百五十餘万。”参见“ 两税法 ”。
- 制的解释 制 (⑦製) zhì 规定:因地制宜
历史事件推荐:东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北魏末年,官吏腐败,政治黑暗。太昌元年公元532年,高欢立元修为帝,自为大丞相,深居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遥控北魏朝政。元修欲削夺高欢权势,扶植拥兵关陇的贺拔岳及其部将宇文泰,以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