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怎么写好看:
同休共戚书法图片
同休共戚历史词典解释
亦作“同休等戚”。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亦偏指共患难。清 李渔《巧团圆.防辱》:“奴家自与姚郎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并列 休,欢乐;戚,忧愁。同欢乐共忧愁。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同甘共苦。《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多用于描写利害相关的关系。→休戚与共 ↔各奔前程
词语分解:
- 同休的解释 谓同享福禄。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伏惟永永,与国同休。”参见“ 同休共戚 ”。
- 戚的解释 戚 qī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
历史典故推荐:大而化之
原指以大道化服天下,后则形容为事当举其概要,不宜琐细、具体。齐人浩生不害问孟子,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回答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的人。浩生不害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