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制置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始置于浙西,不久诸州守臣亦加此衔,且许便宜行事。绍兴四年(1134)又置于江西。与安抚制置大使行移文字,许用公牒。属官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等。其官署为安抚制置使司。
官名。见“制置使司”。
词语分解:
- 安抚的解释 安息、抚慰发怒或焦虑的人
- 制置使的解释 官名。 唐 大中 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 宋 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 金 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 明 清 的总督。宋史·宁宗纪三:“ 成都府路 安抚使 董居谊 为 四川 制置使。”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祖宗朝,制置使多用名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
历史官职推荐:省行政公署实业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农业改良;二、农业试验场;三、蚕丝业改良和检查;四、地方水利耕地整理;五、天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