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怎么写好看:
附生书法图片
附生历史词典解释
明清府、州、县学中生员名目之一。全称“附学生员”。始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于廪生、增广生名额之外,又增加生员附于诸生之末,不限员额,是生员中资历最低者。如遇廪生、增生缺员,要经过岁考,以成绩优者依次补充。清沿明制。附生要通过岁考,按“六等黜陟法”来递补廪生、增生的缺额。又,清代文童初入学者均可称为“附生”。
词语分解:
- 附生的解释 1.厚养。荀子·礼论:“刻生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 杨倞 注:“刻,损减。附,增益也。”按,刻死则谓薄葬。2. 明 清 时附学生的简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 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王闿运 陈景雍传:“ 通山 附生 张铭 者,负奇志,喜诗酒。”3.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生长。如,附生植物。
- 附的字典解释 附 fù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
- 生的字典解释 生 shēng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
历史知识推荐:司寂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典命改大司礼后隶大司礼。北周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国内僧尼寺院事务。正三命。下设司寂中士以佐其职。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