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怎么写好看:
洛阳桥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词语分解:
- 洛阳桥的解释 1.指 洛阳市 天津桥 。 唐 李益 上洛桥诗:“何堪好风景,独上 洛阳桥 。”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韦丹 未第时, 洛阳桥 见渔者得一黿甚大, 丹 异之,买投於河。” 明 张昱 感事诗:“ 洛阳桥 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2.指 泉州 之 万安桥 。在 福建省 泉州市 东北 洛阳江 上,故亦称“ 洛阳桥 ”。是古代著名的梁架式大石桥。 北宋 蔡襄 守 泉州 时建成,并题名
- 洛阳的解释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 桥的字典解释 桥 (橋)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
历史知识推荐:琵琶词
元代说唱之一种。可能是以琵琶伴奏,一人边弹边唱。元初大都有唱琵琶词者,在街市聚众说唱,官府曾下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