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池镇怎么写好看:
鹅池镇历史词典解释
在重庆市黔江区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鹅池,人口3210。因有一石似鹅,伴有一小池,故名。民国初年属酉阳北四乡,1935年析置鹅池乡,1951年又析学堂乡。1952年划归黔江。1953年析置南溪乡。1956年南溪乡并入鹅池。1958年为鹅池公社,1983年复名鹅池乡。2001年与学堂乡合置鹅池镇。产稻、玉米、小麦、烤烟。黔彭公路经此。
词语分解:
- 鹅池的解释 1.相传为 晋 王羲之 养鹅处。在 浙江 绍兴 戒珠寺 前。寺即 羲之 旧宅。 宋 程俱 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坚逾 鹅池 铸,质射 铜臺 埏。” 清 查慎行 归宗寺次颍滨先生旧韵:“ 鹅池 细合帘泉派, 鸞水 凉分茗盌供。”参阅嘉庆一统志·绍兴府一·寺观。2.旧唐书·李愬传:“自 张柴 行七十里,比至 悬瓠城 ,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 愬 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
- 镇的字典解释 镇 (鎮)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
历史地名推荐:阳山关
秦置,在今广东阳山县东北锣寨岭上。史记·南越列传:“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元和志卷29阳山县:“故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北当骑田岭路。” 秦置,在今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