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累山怎么写好看:
三累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水经·河水注》:横溪水“出三累山,其山层密三成,故俗以为三累名山……山下水际有二石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引《陕西通志》:“今有三峡山,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疑即三累山也。”
词语分解:
- 三累的解释 三种过失。邓析子·无厚:“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土,二累;近故亲疏,三累。” 汉 王充 论衡·累害:“夫乡里有三累,朝庭有三害……凡人操行,不能慎择友;友同心恩篤,异心疎薄,疎薄怨恨,毁伤其行,一累也。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同时并进,高者得荣,下者惭恚,毁伤其行,二累也。人之交游,不能常欢;欢则相亲,忿则疎远,疎远怨恨,毁伤其行,三累也。”谓几经烦劳。 清 龚自珍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七里江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七里江在“州东七里。有天堂岭,江源出焉,流入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