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忿填膺怎么写好看:
激忿填膺书法图片
激忿填膺历史词典解释
主谓 强烈的忿恨塞满胸中。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明·陶宗仪《辍耕录》:“顾其母激忿填膺,寸晷是学,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焕乎贤者之业。”△贬义。用于写人的愤恨。→怒气填胸 ↔乐不可言
词语分解:
- 激忿的解释 犹愤怒。后汉书·郑训传:“诸 羌 激忿,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餘人,期冰合度 河 攻 训 。”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陆希荣 的手指不易察觉地抖动了一下。他用激忿的脸色掩饰着自己的慌乱。”亦指刺激使愤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 滇 案宜速收束,以免激忿舆情。”
- 填膺的解释 充塞于胸中旧事填膺。——清· 袁枚祭妹文
历史典故推荐:方寸不乱
形容人在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