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务策怎么写好看:
时务策书法图片
时务策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内容之一。唐始行。参加进士、明经等科考试者均试。由主试官按当时重大时政问题出题问难,应试者按题陈述政见,发表对时政的主张。唐初,进士科试时务策,衡量策文不重内容,只重词华,故应举者不熟读经史,而以模拟旧策为学习内容,故少实际才能。高宗永隆二年(681)加试杂文,后又加试帖经,至中宗神龙元年(705)确定先帖经,再试杂文,最后试时务策的三场考试制度。五代及宋以后历代均有试时务策一项,一般均在最后一场。
词语分解:
- 时务策的解释 论时务的对策。 唐 代科举考试,凡明经,先试贴文,然后口试经义,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者为甲第。参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新唐书·选举志上。
- 时务的解释 1 ∶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不识时务2 ∶指农事民不废时务3 ∶时候五月正是农忙时务4 ∶时俗,风俗这厮坏了风俗,伤了时务
- 策的字典解释 策 cè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历史知识推荐:觯
古代饮酒器。一般用青铜铸成,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春秋晚期又有出现。商代觯多圆腹,侈口,短颈,下有圈足,有的有盖。西周觯与商代相似而渐修长,作侈口瓶状,无盖。春秋时觯体更长,侈口、圈足,无盖,略近于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