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山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北六十里长江南岸。形势险要,为江防要地。宋置圌山寨于此。《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三年 (1129),“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江、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又同书 《张世杰传》: 德祐初,“元师阿术彀士以火矢攻之,世杰兵乱,无敢发碇,赴江死者万余人。大败,奔圌山”。即此。
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圌山。北濒长江,层峰峭壁,形势险要,为江防要地。宋于此置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三年(1129年)韩世忠驻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江浙。
词语分解:
- 圌山的解释 山名。在 江苏 镇江市 。形势险要, 宋 在此置 圌山寨 。 建炎 三年, 韩世忠 驻军于此,防 金 兵由海路进攻 江 浙 。
- 圌的字典解释 圌 chuán 一种类似囤的盛粮器具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巢湖市
在安徽省中部,面积9393.6平方千米市辖区2031平方千米。人口453.3万市辖区85.9万。辖居巢区和庐江、无为、含山、和县4县。市人民政府驻居巢区。因有巢湖而名。夏、商时为南巢地。周为巢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