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谒怎么写好看:
典谒书法图片
典谒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① 战国置。内廷小臣。掌引见宾客。《韩非子·亡征》:“相室轻而典谒重,如此则内外乖。”太田方注:“相室,卿也。典谒,主宾客请谒之事者。”②唐朝置。中书省通事舍人属吏,十人。太子右春坊亦置四人。
流外官名。唐于中书省置十人,右春坊置四人,掌传达之事。
词语分解:
- 典谒的解释 1.掌管宾客请见的传达和接待事务。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幼,则言未能也。”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这几日病起入朝,方纔归府。牙门官,有客见访,好生典謁。”2.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韩非子·亡徵:“后妻贱而婢妾贵,太子卑而庶子尊,相室轻而典謁重,如此则内外乖,内外乖者,可亡也。” 陈奇猷
- 典的字典解释 典 diǎn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
- 谒的字典解释 谒 (謁) yè 拜见:谒见
历史官职推荐:大行台吏部郎
官名。北魏置,属大行台吏部尚书,协掌大行台内官员选举任免。魏书·恩幸传:“上党王元天穆以 王绰为北道行台郎中,尔朱荣代天穆为大行台,王绰仍为吏部郎。”可与“大行台吏部郎中”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