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左右丞相历史词典解释
元代中书令下设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中书令缺,则掌中书省事,助天子理万机。见《元史·百官一·中书令》。明初承元制,设中书省,置左、右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以左为上),洪武元年改称左、右丞相,均正一品。洪武十三年,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除,唯存中书舍人。其后不再设中书省和丞相等官。见《明史·职官一·中极殿大学士》。
词语分解:
- 中书的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 右丞相的解释 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历史官职推荐:戍将
官名。南北朝戍的属官。魏书·张衮传:“世宗时,张法除怀荒镇金城戍将。” 武官名。北魏前期军镇,在诸镇之下有军有戍,戍的主官为戍将,魏书·张衮传记张法于“世宗时除怀荒镇金城戍将”。戍将统辖地方,职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