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仃下书佐历史词典解释
县门下吏名。汉置,掌阎下文书,见《隶续》一九《尉氏令郑季宣碑阴》.又《隶释》九《繁阳令杨君碑阴》有门下佐一人,列于门下吏之下,小吏之上,当即门下书佐之职。晋代亦有县门下书佐,见《晋书·职官志》。南朝宋有邑书吏,见《宋书孝义·余齐民传》,当即门下书佐之职。
词语分解:
- 书佐的解释 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 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 唐 陆龟蒙 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 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历史官职推荐:政事堂
官署名。唐朝宰相“共议国政”之所,即中央政府最高议政决策机构。它直接对皇帝负责,承受皇帝旨意,提供决策,颁发诏令。唐初,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之所,非三省长官不得入。随后,以他官加“参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