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侯怎么写好看:
县侯书法图片
县侯历史词典解释
①爵名。(1)东汉置,为侯爵中最高爵位。西汉列侯所食邑或尽一县,或止一乡一亭,在行政建制上皆别于故县而独立为侯国,在爵位上并无尊卑之别。东汉侯爵依封有县侯、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之等级差别。皆不由旧县划出,另行立国,但按其户数享受租税。封邑户数相当于县一级者,即称为县侯。三国魏为第七等爵,位男下、乡侯上。晋定位开国县男下,三品。南朝宋因之。北齐置散县侯,位开国县侯下,高于开国县伯,三品。(2)南北朝、隋、唐、宋常为开国县侯简称。②知县别称。
词语分解:
- 县侯的解释 爵名。 汉 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三国 魏 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 晋 亦有县侯。 南朝 陈 置开国县侯。至 宋 始废。后汉书·孝桓帝纪:“封 超 等五人为县侯。”三国志·魏志·东夷传:“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 侯的字典解释 侯 hóu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
历史知识推荐:连坐
一人犯罪他人连带受罚的规定。战国秦商鞅变法时所创。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史记·孝文本纪裴骃集解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