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历史词典解释
和:和谐,犹今言“团结”。同:苟同,指盲目附和。 君子讲团结,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但不讲团结。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苏轼《上皇帝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如和羹,同如济水。”
词语分解:
- 君子的解释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论语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
- 不和的解释 1 ∶意见分歧这两人之间从未有任何不和2 3 不一致、不团结,缺乏和谐和一致的意见制造不和4 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由这种局势而引起的争论是激烈的,不和看来要表面化
历史典故推荐:眉高眼下
见“眉高眼低”。白雪遗音·马头调·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且自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