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德院怎么写好看:
弼德院书法图片
弼德院历史词典解释
清末官署名。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仿行宪6*政成立责任内阁,为总揽国政的最高机关,但又恐其职权过重,另设弼德院,规定“该院权限与内阁相为维系”,名为“用备顾问”,实则以为制约。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三十二人,均由特简。弼德院甫告成立,清朝即亡,实际上并未起任何作用。1917年反动军阀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宣布恢复清制,曾再设弼德院,以徐世昌为院长,康有为为副院长。张勋复辟昙花一现,弼德院也随之消亡。
词语分解:
- 弼德院的解释 官署名。1911年 宣统 三年仿 日本 枢密院设立,为顾问国务的机关。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三十二人。成立未几, 清 朝即亡,实际上并未发生任何作用。清史稿·职官志六:“弼德院,院长,副院长,各一人。顾问大臣三十有二人。掌参预密勿,朝夕论思,并审议洪疑大政。”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事件推荐:弦高犒秦师
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爱国的故事。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乘晋文公去世的机会,企图再次插足中原,派遣孟明视等率军远袭郑国。行军途中,遇到将去东周做生意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窥知秦军意图,便假借国君名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