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州怎么写好看:
箕州历史词典解释
唐武德八年 (625) 改辽州置,治所在辽山县 (今山西左权县)。《元和志》 卷13仪州: 箕州“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左权、榆社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先天元年(712) 改为仪州。
唐武德八年(625年)改辽州置,治辽山县(即今山西左权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地。先天元年(712年)改为仪州。
词语分解:
- 箕的字典解释 箕 jī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地名推荐:焦山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十五里焦山村。清乾隆 广灵县志 卷1: 焦山 “系官堡”。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一说在今内蒙古巴丰镇市南。辽史·景宗纪: 乾亨四年 982 九月,“甲辰,耶律贤 猎于祥古山,帝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