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营督怎么写好看:
五营督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三国吴置。统五营营兵,负责侍卫皇帝。《三国志·孙和传》:“(孙)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
官名,三国时吴置,掌领五营之兵,护卫皇帝。《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固谏不止。”
词语分解:
- 五营的解释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 督的字典解释 督 dū 察看;监管:监督
历史官职推荐:借款各路提调处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二月设。掌卢汉、松沪各官办铁路交涉借款与建设事宜。置提调一人 亦称五路大提调 总其事。十一月,改为铁路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