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口怎么写好看:
溺口书法图片
溺口历史词典解释
《礼记.缁衣》:“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孔颖达疏:“君子溺于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于水不能自治也。”后因以“溺口”指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清 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伫入点头之选。”
词语分解:
- 溺口的解释 谓因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语本礼记·缁衣:“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 孔颖达 疏:“君子溺於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於水不能自治也。”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 溺的字典解释 溺 nì 淹没:溺水
- 口的字典解释 口 kǒu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
历史典故推荐:繁枝细节
繁多细小的枝节。也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朱自清罗马:“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象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亭亭:耸立貌。) 并列 繁多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