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怎么写好看:
二谛书法图片
二谛历史词典解释
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名词,后为佛教所袭用。指“真谛”(亦称“胜义谛”、“第一义谛”)和“俗谛”(亦称“世谛”、“世俗谛”)。依佛教教义,谛即真理。二谛,指二种真理。《中论·观四谛品》:“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谛。”据印度青目《释论》注:“一切法”(宇宙万有)皆“空无自性”,此为佛所发现的真理,即“真谛”;世俗凡夫视虚幻不实的假象为“实”,以之为真理,即“俗谛”。大乘佛教主张调和真、俗二谛之对立,认为无“假有”,不显“性空”;不依“俗谛”,“真谛”亦无以言说。故真、俗二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旨在沟通佛教同世俗生活之间的对立。隋唐间吉藏著有《二谛义》。
词语分解:
- 二谛的解释 佛教语。指真谛和俗谛。凡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凡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二谛互相联系,为大乘佛教基本原则之一。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二諦者,一是真諦,一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义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体立名,第一义諦、世諦以褒贬立目。若以次第言説,应云一真諦、二俗諦。” 隋 江总 建初寺琼法师碑:“ 老 惊灵籥, 孔 惜逝川。三空莫辨,二諦何詮!” 吕澂
- 二的字典解释 二 èr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 谛的字典解释 谛 (諦) dì 仔细:谛听
历史知识推荐:说知
墨经对知识的分类之一。墨子·经上:“知:闻、说、亲。”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墨子·经说上:“方空间不㢓 障,说也。”后期墨家指不受空间障碍而由逻辑推理所获得的知识。如隔岸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