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怎么写好看:
李锴历史词典解释
1686—1755
清辽东铁岭(今属辽宁)人,字铁军、眉山。汉军正黄旗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曾游历湖北、四川、山西、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荐试博学鸿词未成,迁居河北蓟县盘山,于鹰青峰下买田盖房,取名“睫巢”,自号鹰青山人。认为司马迁《史记》是继《春秋》之后最有价值之史书,缺陷是上古过于简略,故立志用纪传体撰上古史。从雍正八年(1730)开始,至乾隆十年(1745)著成《尚史》七十卷。又著有《春秋通义》、《原易》、《睫巢诗集》、《睫巢文集》等。
词语分解:
- 李的字典解释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
- 锴的字典解释 锴 (鍇) kǎi 好铁
历史知识推荐:温达
?—1715 清满洲镶黄旗人,费莫氏。初为笔帖式。历监察御史、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康熙四十年1701列议政大臣,旋擢左都御史。四十三年迁工部尚书,后调吏部。四十六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充平定朔漠方略、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