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书阬儒历史词典解释
《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词语分解:
- 燔的解释 燔 fán 焚烧:“燔诗书而明法度”
- 阬儒的解释 秦始皇 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 咸阳 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馀人,史称“阬儒”。汉书·儒林传序“燔诗书,杀术士” 唐 颜师古 注:“今 新丰县 温汤 之处号 愍儒乡 , 温汤 西南三里有 马谷 ,谷之西岸有阬,古老相传以为 秦 阬儒处也。”后汉书·申屠传:“昔 战国 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阬儒烧书之祸。”
历史典故推荐:疾雷破柱
源见“未惊雷破柱”。形容雷声的迅急猛烈。宋 刘筠即目诗:“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