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都护府历史词典解释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西突厥灭亡后,分其地置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为便于管理西域广大地区,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分天山以北地区设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昆陵、濛池二都护府隶属其下。统辖天山北麓突厥诸羁糜府州,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达今咸海(一说里海)西突厥诸部族。安史之乱后,地入回纥葛逻禄,至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府治为吐蕃攻占。
词语分解:
- 北庭的解释 1.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宋 陆游 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下:“ 景泰 间, 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 , 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 清 孙枝蔚 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3. 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 。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
历史事件推荐:封狼居胥
封,指积土为坛于山上,封以祭天。狼居胥,古山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将五万骑出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塞二千余里,绝大漠,共获匈奴七万余人,左贤王兵将皆败逃。霍去病率将士封狼居胥山所在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