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翦怎么写好看:
茅茨不翦书法图片
茅茨不翦历史词典解释
茅草屋顶也不加修剪。指崇尚俭朴,不事修饰。《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明.王祎《纬萧轩记》:“环堵之区,方丈之室,茅茨不翦,蕙药是饰。”亦作“茅茨不剪”。《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刮。”
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茅茨不翦,易层巢于故事。”
词语分解:
- 茅茨的解释 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
- 翦的解释 翦 jiǎn 同“剪”
历史典故推荐:截趾适屦
比喻不顾实际,勉强地迁就、凑合。后汉书·荀爽传: “后世之人,好福不务其本,恶祸不易其轨。传曰: ‘截趾适屦,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表躯? ’ 诚可痛也。” 参见:○削足适履 见“截趾适履”。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