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同衾死同穴历史词典解释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衾(qīn):被子。意谓生时共用一床被,死后合居一冢坟。形容夫妻恩爱,生死不渝。
其他 衾,被子。生时同一条被,死后同一墓穴。形容夫妇忠于爱情,生死不渝。《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用于情感表白方面。→山盟海誓 永不分离 ↔露水夫妻
词语分解:
- 同穴的解释 1.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后以“同穴”指夫妻合葬。亦用以形容夫妇相爱之坚。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李府君妻清河张氏墓志铭:“永惟同穴之仪,仰遵归祔之典。” 清 戴名世 汪烈妇传:“亡夫尚在浅土未葬,异日得一抔之土,与同穴可也。”2.谓共同穴居。 晋 左思 魏都赋:“搉惟 庸 蜀 与鴝鹊同窠, 句吴
历史典故推荐:不识大体
大体:重要的道理。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后以“不识大体”谓不懂得有关大局的道理。旧唐书.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识大体,傥使平反者数人,众共详覆来俊臣等所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