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务部丞怎么写好看:
外务部丞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末外务部之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衙门总办章京设。正三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机密文移,综领众务。
词语分解:
- 外务的解释 1 ∶正在从事的事情以外的事不理外务2 ∶与外国交往的事务
- 部丞的解释 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史记·平準书:“ 弘羊 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汉书·平帝纪:“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历史官职推荐:船政大臣
官名。清末设置,专办福建船政事务。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十月始任命,以沈葆桢任此职。此后多以闽浙总督、福州将军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