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几(幾)历史词典解释
明末清初方以智用语。意指哲学。源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提出“寓通几于质测”即寓哲学于科学之意。参见“质测”。
词语分解:
- 通几的解释 意指哲学。语本易·繫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藴(指天地阴阳动静的奥妙),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
历史知识推荐:请益僧
日本入唐学问僧之一种。出现于平安时代794—1192。因僧人先在本国就师僧学过一些经论,然后再就某些专门课题入唐求教,故谓请益。学习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二年,即遣唐使一次往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