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楯蛮怎么写好看:
板楯蛮书法图片
板楯蛮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巴人的一支。战国及秦汉时居荆梁间,后在巴郡(今重庆境)繁衍。以使用木制之盾为防御武器,故名。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故亦称板楯七姓蛮。俗擅歌舞,长于狩猎,善弩射,勇敢善战,号为“神兵”。相传秦昭襄王时,曾射杀白6*虎,为秦除患。汉初助高祖定关中。东汉曾调发其人征伐羌人。魏晋至隋唐,巴东、巴建、建平、夔州、涪陵、石堤等蛮均为同种,与今土家族有密切渊源关系。
词语分解:
- 板楯蛮的解释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秦 汉 时分布在当时的 巴郡 一带。后汉书·桓帝纪:“ 白马羌 寇 广汉属国 ,杀长吏, 益州 刺史率 板楯蛮 讨破之。” 李贤 注:“ 板楯 , 西南蛮 之号。”参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 蛮的字典解释 蛮 (蠻) mán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
历史知识推荐:长孙肥
?—408 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东北人。鲜卑族。道武帝初为大将,统禁兵,曾从征东部大人刘显、库莫奚、后燕主慕容宝等,以功赐爵琅邪公,迁卫尉卿。天兴二年399,出讨赵郡聚众反叛之赵准,五年,破后秦义阳公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