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吏怎么写好看:
疆吏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春秋时鲁国等置。负责边疆守卫。《左传 ·桓公十七年》: “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参见“封疆大吏”。
官名。1、守疆的官吏。《左传·桓公十七年》:“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
2、明、清称督、抚为疆吏。
词语分解:
- 疆吏的解释 1.守卫边疆的小吏。左传·桓公十七年:“於是 齐 人侵 鲁 疆,疆吏来告。” 唐 常衮 加朱希彩幽州管内观察使制:“东罢渡 辽 之警,北清戴斗之气,疆吏缓带,戎车税鞅,典从事简,方面以寧。”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外如西南 川 、 滇 、 桂 、 粤 之边境……东南之 臺湾 内山各处,榛芜未闢,遗利尚多,疆吏漠不关心,动为外人侵佔。” 张难先 文学社始末:“
- 疆的字典解释 疆 jiāng 地域,领域,边界:疆土
- 吏的字典解释 吏 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
历史官职推荐:行间候
官名,即军候,为“曲”的长官,统一曲兵,位低于校尉。西汉吴王濞置。汉书·吴王刘濞传:“王专将其兵,未度淮,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行间候、司马。”后汉书·百官一·将军:“其领兵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