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界寺怎么写好看:
香界寺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龙王堂西北。是八大处中第六处。创建于唐代。元名平坡寺。明洪熙元年 (1425) 重建,改名大圆通寺。清康熙中,僧海岫薰重修于此,十七年 (1678) 改名圣感寺。乾隆十三年 (1748) 改名香界寺。是八大处的主寺。寺内有乾隆行宫和花园,寺后有藏经楼。
词语分解:
- 香界的解释 指佛寺。 唐 沉佺期 绍隆寺诗:“香界縈北渚,花龕隐南峦。”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佛寺曰香界。”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罗袜无尘香界迥,云中君本楚骚传。”参见“ 香国 ”。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地名推荐:行唐县
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北魏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太和十四年490于县置唐郡。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治。隋属恒山郡。唐属恒州,长寿二年693改名章武县,神龙元年705复名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