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砦历史词典解释
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接靖边县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 塞门砦 “延州北蕃部旧砦,至道后与芦关、石堡、安远砦俱废。元丰四年收复,仍隶延州肤施县”。又《夏国传上》: 宝元元年 (1038),“与诸豪歃血约先收鄜延,欲自德靖、塞门砦、赤门路三道并入”。即此。
词语分解:
- 塞门的解释 1.屏,影壁。论语·八佾:“邦君树塞门, 管氏 亦树塞门。” 邢昺 疏:“塞犹蔽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是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你每日倚着塞门桩子使唤俺,今以后叫你闻着俺的风声脑子疼。”2.闭门。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 敬通 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新唐书·食货志二:“每中官出,沽浆卖饼之家皆彻肆塞门。”3.谓门户阻塞。形容登门之人众多。
- 砦的字典解释 砦 zhài 同“寨”
历史地名推荐:五里泉水
约当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间涝淄河。水经·瓠子河注:“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昌国县南黄阜,北流径城西北入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