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室丞怎么写好看:
织室丞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成帝河平元年(前28)更名西织为织室,置丞,为织室令副贰,属少府,主作郊庙文绣之服。东汉因之,名义上属少府。
官名,汉置,为织室令之副,佐令掌织染皇室所用丝帛及做郊庙文绣衣服。西汉设令丞,东汉省令,只设丞。见《后汉书·百官三·少府·御府令》。参看“织室”条。
词语分解:
- 织室的解释 1. 汉 代宫中掌管丝帛礼服等织造之机构。织室在 未央宫 ,分设东、西织,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 成帝 时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汉书·惠帝纪:“秋七月乙亥, 未央宫 凌室灾;丙子,织室灾。” 颜师古 注:“主织作繒帛之处。”汉书·外戚传上·高祖薄姬:“ 汉 使 曹参 等虏 魏王 豹 ,以其国为郡,而 薄姬 输织室。”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三辅黄图·未央宫。2.指 织女 织作处。
- 丞的字典解释 丞 chéng 帮助,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历史官职推荐:行取
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指凡在外州县官内升,依规定年限,经保举可调京职,并经考选可补授科、道或部属官职之例。明朝创行,清朝踵行,康熙1662—1722时有授御史者。曾定三年一举行,每直省或五员、三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