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怎么写好看:
旌节书法图片
旌节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使者所持凭证。《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颜师古注:“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将命者持之以为信。”《后汉书·光武帝纪》:“持节北度河。”李贤注:“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旌牛尾为其眊三重。”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二十八认为:古“旌节与汉节形制相近,而度较短。《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于九旗者无斿也,汉节即仿古旌节为之”。
词语分解:
- 旌节的解释 1.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 郑玄 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孙诒让 正义:“后汉书·光武纪 李 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 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 郑 举以相况。” 唐 杨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
- 旌的字典解释 旌 jīng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 节的字典解释 节 (節) ji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
历史知识推荐:大买
清代土地买卖术语。指购买田骨土地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