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历史词典解释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 武不以其故贬王;跖 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现象。
见“窃钩窃国”。
词语分解:
- 窃钩的解释 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明 储国桢 杂咏:“羣盗窃钩终问鼎,元戎筹国并齎粮。” 续范亭 感言:“古人有窃国窃钩之喻,今日竟有窃党而兼窃国者,当得何罪?”参见“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
历史典故推荐:共商国是
述宾 指共同商议国家的方略大计。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褒义。政治用语,用于描写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