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侍郎怎么写好看:
度支侍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1)两晋、南北朝尚书度支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置为度支司长官,正六品上。初隶度支尚书,开皇三年(583)后隶民部尚书,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度支郎。(2)即“户部侍郎”。唐显庆元年(656)至龙朔二年(662)改户部侍郎为此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户部左、右侍郎为度支部左、右侍郎,宣统三年(1911)改称度支部副大臣。参见“户部侍郎”、“度支部”。
词语分解:
- 度支的解释 1.规划计算开支。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汉 郑玄 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北齐书·唐邕传:“比及 武平 之末,府藏渐虚, 邕 度支取舍,大有裨益。”2.指经费开支。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 汉 之 武帝 ,度支不足,至于卖爵、贷假、榷酤、算緡、盐铁之事,无所不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蕙芳:“女笑曰:‘婢来,亦不费母度支,皆能自得食。’”3.官署名。 魏
- 侍郎的解释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历史知识推荐:官告院
官署名。五代后唐吏部置,掌官员告身文书所需绫纸、褾轴、朱胶等。宋初属尚书省,分设兵、吏、司封、司勋四司告身案,掌文武官、将校告身及封赠告身。置提举一人,以知制诰充任;判院一人,以带职京朝官充任。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