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窬之盗怎么写好看:
穿窬之盗书法图片
穿窬之盗历史词典解释
穿壁踰墙的小偷,常比喻行动鬼鬼祟祟,怕人看透自己心思的人。“穿窬”也作“穿踰”。《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朱熹集注:“穿,穿壁。窬,踰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畏人知也。”
偏正 穿窬,掘墙壁。指盗窃行为。《说岳全传》73回:“伤残犹剽掠之徒,负鄙胜穿窬之盗。”△贬义。用于品格方面。
词语分解:
- 穿窬的解释 打洞穿墙行窃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 盗的解释 盗 dào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
历史典故推荐: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食( ㄙˋ sì ):供养,饲养。 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供养。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的错误观点。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