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集怎么写好看:
窝集书法图片
窝集历史词典解释
一作渥集、乌稽、窝稽、阿几等。满语,汉译密林或丛林之意。东海三部之一。其地域甚广,东西狭,南北长,可千余里,故称千里窝集。吉林有四十八个窝集之多。清初,系指乌苏里江西的木伦部,江东的尼满河源、穆稜河流域(今俄罗斯东海滨省的绥芬河流域),如赫席赫、瑚叶、雅兰、锡林、佛讷和托克索、乌尔固辰、宁古塔、珲春的色勒等地。
词语分解:
- 窝集的解释 吉林 、 黑龙江 一带的原始森林,当地称为窝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 齐 某之子﹞得父骨,以篋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篋奔。” 汪洋 渡叶森河桥诗:“贫儿拾芥归窝集,宿鸟衝寒入太清。”
- 窝的字典解释 窝 (窩) wō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窝巢
- 集的字典解释 集 jí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历史知识推荐:雕板金刚经
唐佛经刊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于敦煌石室发现。卷横487.7厘米,纵24.4厘米。由七张纸粘连而成。卷首有释迦牟尼佛在孤独国为长老须弥提说法版画,妙相庄严,布局复杂,人物众多,刻印精美,线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