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国子监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唐龙朔二年(662)于陪都洛阳(今属河南)增置。初有国子学、太学、四门、书学、算学,天宝九载(750)置广文,元和初置律学。学官、学生分为京师、东都两地教授。
词语分解:
- 东都的解释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 商 代指 商丘 ,在 殷 殷墟 之东。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 。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东都 ,以会王之东蒐。” 杨伯峻 注:“ 相土 , 殷商 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 后相 即位,居 商丘 。’则, 相土 之 东都 为今 河南 商丘县 。”一说指 帝丘 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 西周 指 洛邑
- 国子监的解释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历史知识推荐:剶树枝
汉代提出的果树修剪整枝技术。四民月令:“正月尽二月,可剶树枝。”修剪整枝可使果树保持合理之树体结构和理想树形,以利通风透光,促进果树生长发育,多开花结果。此技术之采用,标志着果树栽培技术已达相当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