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府上士怎么写好看:
外府上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外府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员二人,掌绢、帛、丝、麻、钱物、皮角筋骨之藏,下设外府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词语分解:
- 外府的解释 1.古官名。掌国内财货的出纳。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2.外库。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我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汉 刘向 说苑·奉使:“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宋书·武帝纪下:“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汴渠诗:“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 上士的解释 1 ∶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2 ∶指贤能之士上士忘名,中士立名
历史官职推荐:禁卫军训练大臣
官名。清末禁卫军训练处长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三人,特简,王大臣充。掌禁卫军的筹办、训练与管理事宜。宣统三年1911减为一人,更名禁卫军总统。民国初年裁。 官名。清置,为禁卫军训练处的长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