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抄怎么写好看:
邸抄书法图片
邸抄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邸报、宫门抄。汉之郡国、唐之藩镇皆置邸京师,作为来朝栖身之所,并抄传诏令章奏,随时向所在地传报,故名邸报、邸抄。明各省于京城设公所,以提塘官专司此事,又称塘报。清沿置,各省提塘官均设报房,每日至六科抄录,印发本省,又称阁抄。凡未交发科抄不得刊发,慎密本章须待科抄到部后十日方许抄发。
词语分解:
- 邸抄的解释 亦作“ 邸钞 ”。即邸报。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春来閲邸抄,知去年十一月, 缅 夷内变,导虏入 缅 ,致我 永历皇帝 蒙尘。”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外:]呀,他要诛君侧之奸,非反而何?且住, 杨相 这本怎么不见邸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七章:“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 崇祯 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 常自裕
- 邸的字典解释 邸 dǐ 高级官员的住所(现多用于外交场合):官邸
- 抄的字典解释 抄 chāo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
历史知识推荐:氓
或作甿。平民。孟子·万章下:“君之于氓,固周之。”赵岐注:“氓,民也。”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指商人;孟子·滕文公上:“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愿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