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蚕学馆历史词典解释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筹设,次年林启开设于杭州,聘日人为总教习。旨在改良中国蚕业,挽回利权。课程有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桑树栽培、蚕体生理、蚕体解剖、蚕儿饲养法等,注重实验。学生额定三十名,学制三年,毕业生发给执照,准其充各处教习。三十四年改为中等蚕桑学堂。
词语分解:
- 杭州的解释 中国东部浙江省濒杭州湾的港市,浙江省省会,中国六大古都之名,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区
- 学馆的解释 亦作“ 学舘 ”。 1.学舍;学校。 唐 郑谷 送颜明经及第东归诗:“閒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自 唐 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絶, 蜀 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 清 蒲松龄 闹馆:“上世裡我无曾入个学馆,看文书银钱票甚是作难。”2.学宫,学庙。 元 杨载 送丘子正之海盐诗:“海邦终寂寞,学舘尚穹崇。”参见“ 学宫 ”、“ 学庙 ”。3.即学堂。旧时命相家术语。 五代
历史知识推荐:宣光
北元昭宗年号1371—1378。凡八年。